服务项目 | 浏览量21 | 发布时间2018-02-17 |
品牌睿至锋 | 所在地广东 佛山 | 起订≥1 件 |
供货总量未填 | 发货0天内发货 | 有效期至2025-03-09已下架 |
晶体中每个原子皆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即所谓热振
动),温度升高时振动能量增加,振动频率和振幅加大。
以双原子为模型 (图12),假设左边的原子在坐标原点被
固定,而右边的原子是自由的。当温度升高时,右边自由
振动原子的振幅增大,此时,若该原子以R0 为原点作简谐振动,则其平衡位置仍是R0,这
样就不会发生膨胀。但势能曲线向右是水平渐近线,向左是垂直渐近线,是极不对称的。
故金属的流动条件和温度条件都在随时改变,这必然影响到所测流动性的准确度;各次试验所用铸型条件也很难
精控制;每做一次试验要造一次铸型。在生产和科研中螺旋形试样应用较多。真空试样如
图117所示,它的优点是铸型条件和液态金属的充型压头稳定,真空度可以随液态金属的
密度不同而改变,使各种金属能在相同的压头下充填,从而增加了试验结果的对比性,可以
观察充填过程,记录流动长度与时间的关系。
表面活性元素在金属表面富集,当接近熔点时尤为显著。因为在熔点附近的液体中有大
的原子集团,它们对体积大的原子的排挤也就越明显。但是温度升高时,原子排列的不规
性增加,溶质和溶剂容易均匀混合,而削弱了表面富集现象。因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表
张力反而有所增大,到一定温度后,表面张力又降低。
原子体积很小的C、O、S等元素,在金属中容易间隙到晶格中,也使晶格歪曲,势能
加,也被排挤到金属表面,成为表面活性元素。由于这些元素的自由电子很少,表面张力
,也会使金属的表面张力降低。图112所示为镁合金中加入第二组元后表面张力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