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项目 | 浏览量12 | 发布时间2017-08-17 |
品牌睿至锋 | 所在地广东 佛山 | 起订≥1 件 |
供货总量未填 | 发货0天内发货 | 有效期至2025-03-09已下架 |
② 晶体缺陷模型 包括微晶模型、空穴模型、位错模
或综合模型等,假设液态金属同样存在与固相类似的晶
缺陷,能定性地解释过热度不大的液态金属结构特征
接受。该模型认为,液态金属中存在 “能量起伏”和 “结
处于热运动的原子能量有高有低,同一原子的能量也随时
间不停变化,时高时低,这种现象称之为 “能量起伏”。另一方面,液态金属中存在由大量
不停 “游动”着的原子集团组成,集团内为某种有序结构,处于集团外的原子则处于散乱的
无序状态;并且这些原子集团不断的分化组合,时而长大,时而减小,时而产生,时而消失。
减小铸型中气体反压力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适当低型砂中的含水量和发气物质的含量,亦即减小
砂型的发气性;另一条途径是提高砂型的透气性,在砂型上扎通气孔,或在离浇注端最远或高部位设通
气冒口,增加砂型的排气能力。
3浇注条件方面的因素
(1)浇注温度 浇注温度对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
有决定性的影响。浇注温度越高,充型能力越好。在
一定温度范围内,充型能力随浇注温度的提高而直线
上升。超过某界限后,由于金属吸气多,氧化严重,充型能力的提高幅度越来越小。对于薄
壁铸件或流动性差的合金,利用提高浇注温度改善充型能力的措施,在生产中经常采用,也
比较方便。但是,随着浇注温度的提高,铸件一次结晶组织粗大,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粘
砂、裂纹等缺陷,因此必须综合考虑,谨慎使用。
因为空穴数目的增加不可能是突变的。因此,对于这种突变,应当理解为金属已熔化,已由固态变为
液态,发生状态改变造成的。从图11可以看出,假设在熔点附近原子间距达到了R1,原
子具有很高的能量,很容易超过势垒而离位。但是在相邻原子最引力作用下,仍然要向平
衡位置运动。虽然此时离位原子和空穴大为增加,金属仍表现为固体性质。若此时从外界供
给足够的能量———熔化潜热,使原子间距离超过R1,原子间的引力急剧减小,从而造成原
子结合键突然破坏,金属则从固态进入熔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