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项目 | 浏览量0 | 发布时间2016-12-27 |
品牌环易智联 | 所在地湖北 武汉 | 起订≥1 件 |
供货总量未填 | 发货0天内发货 | 有效期至2025-03-09已下架 |
从企业状况看,近7000家企业中约有2000家不够稳定,每年有近15%的企业转产或倒闭,同时又有约同等数量的新企业进入这个行业;缺少龙头企业,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仅十几家,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约有50家。从科研产品开发上看,还基本停留在测试仿制阶段,自行开发能力不强,科研投入少,经费仅占销售额的1%,而发达国家高达8%~10%。
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食品包装机械行业的整体实力,使其在国际化潮流中能够参与角逐、追赶国际水平,业内人士认为出路有三:
首先,培育发展高端设备制造业,打造行业知名品牌,是做大做强食品包装机械行业的必由之路。“我们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要把培育发展高端设备制造业作为重中之重,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产品领域薄弱环节,为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保持可持续发展和做大做强创造必要条件。”他说。
其次,提高产业发展质量与效益,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出口量还很小,去年还有13.5亿美元的逆差,说明相当部分尚处于靠简单加工和靠廉价劳动力增效的产业低端,需要走的路还很漫长。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规模总量看似还可以,去年达1825亿元,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品利润水平很低,再加上物价上涨、能源相对短缺、环保要求高等多重压力,产品原有的比较优势逐渐弱化,而比较劣势日益凸显。
“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产业安全和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因此,加大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的力度,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重视产品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第三,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是提升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创新能力的坚强保障。据李树君介绍,目前,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共性技术研究滞后,且缺乏有效体系和机制,缺乏整体规划和政策保障。近几年,为满足产业发展对共性技术的需求,一些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呼吁并采取积极措施加强了对共性技术的研发,但囿于体制机制和商业利益等原因,使得其共性技术研究不能形成规模,而且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取得的效果也十分有限。
结构设计标准模块化对于传统的工业设计来说,如果想要推出一个新机型,需要进行大量繁重的工作,还要靠新设备收回高昂的设计成本,从而拉高了新机型的价格。未来的设计应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理念,能够充分利用原有机型的模块化设计,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之转换成新机型,把新机型的价格控制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
控制功能智能化控制系统是机械设备的大脑,也是下达动作指令的核心装置。目前,药品包装机械生产厂家普遍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器),这种设备不具有工业电脑(PC)所拥有的强大功能。对于多数传统机械控制设备来说,采用PLC是适当的,因为需要控制参数的数量有限,很多地方仍然采用机械方式控制,例如,扭矩控制就是利用机械离合器来对电机进行过载保护的。然而,随着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控制设备越来越多,应用到设备上的各种传感部件、检测部件、控制部件、执行元件的数量非常庞大,此时PLC就无法对如此众多的参数进行管理和控制了,而工业PC将是最‘’好的选择。
一是制袋、充填、封口包装机械。目前国内生产此类机械的厂家100多家,年产量达1500万台。制袋、充填、封口包装机械的发展趋势为模块式结构、多列高速、高稳定性、传动机械简单,自适应闭环控制。
二是金属包装容器加工设备。国金属包装容器加工机械的生产制造业已初具规模,此类产品的发展趋势一是改进产品性能,提高成品率和材料利用率,二是加速产品技术改进,研制无汞焊接和高性能高频焊接电源等。
三是瓦楞纸箱(板)生产设备。近十年来,我国瓦楞纸箱机械工业发展很快,产品种类从瓦楞纸板线发展到印刷开槽机、纸板胶合机、切角机等多个品种系列,今后的发展方向一是高速成套设备,二是中轻型瓦楞纸板箱成套设备。
四是纸浆模塑加工设备。我国纸餐具加工设备目前的生产规模还比较小,加工设备价格偏高。今后纸浆模餐具加工机械应在降低成型加热模具造价、改进加热方式、降低电耗成本、提高产量等方面加大研究。
五是真空包装机械。我国不少生产真空包装机械的企业以组装为主,主要品种以半自动操作为主,全自动连续式、大真空室及适合液体包装的真空包装机械少,国内普遍缺乏高效、专用的真空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