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流量计的历史
1928年德国人研制成功一台超声波流量计,并取得了专利。超声波流量计至今已有75年历史。
1955年首先应用于马克森(MAXSON)流量计测量航空燃烧油,这是一种基于声循环法的两组探头(换能器)组成的液体流量计。
1958年A.L.H-ERDRICH等人发明折射式探头,由于他们的研究可进一步消除由于管壁的交混回响所产生的相位失真,也为管外夹装提供了理论依据。
进入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
由于集成电路和锁相环路技术的发展,使超声波流量计得以克服以前的准确度不高,响应慢,稳定性与可靠性差等致命弱点,使实用的超声波流量计得以发展。
近2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基于高速数字信号的处理技术与微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新型探头材料与工艺的研究以及声道配置与流量动力学的研究,超声流量测量技术取得了长足进展,显示了强劲的技术优势,发展势头迅猛。
2000年在巴西召开的国际流量测量学术会议(FLOMEK-O‘2000)上共宣读学术论文集103篇,
其中直接涉及超声波流量计及超声波技术的论文20篇,约占论文总数的1/5。
在历次国际流量学术会议上,采用超声波流量计作为传递标准的文献愈来愈多,可见超声波流量计其潜在的巨大的生命力。
常见分类
1.轴向型,叶轮轴中心与管道轴线重合,是涡轮流量计的主要产品。
2.切向型,叶轮轴与管道轴线垂直,流体流向叶片平面的冲角约90度,适用于小口径微流量测量,在大口径流量测量时也用到了插入式的切向型涡轮流量计。
3.机械型,叶轮的转动直接或经磁耦合带动机械计数机构,指示积算总量,测量精度比电信号检测的传感器稍低,其涡轮流量计与显示装置是一体式的。
4.井下专用型,适用于石油开采井下作业使用,测量介质有泥浆及油气流等,体积受限制,需耐高压、高温及流体冲击等。
5.自校正双涡轮型,可用于天然气等气体流量测量,传感器由主、辅双叶轮组成,可由两叶轮的转速差自动校正流量特性的变化。
流量计在石油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山东科瑞特自动化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是一家集科研、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公司业务涉及到自动化设备、水利监测设备、水害防治、软件工程、化工、矿用设备、机械加工等多个领域。
在石油工业生产中,从石油的开采、运输、炼冶加工直至贸易销售,流量计量贯穿于全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流量计量,否则将无法保证石油工业的正常生产和贸易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