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于难熔化合物的结合
力强,在冷至熔点之前就及早地开始了原子集聚。对于
共晶成分合金,异类原子间不发生结合,而同类原子聚
合时,由于异类原子的存在所造成的阻碍,使它们聚合
缓慢,晶胚的形成滞后,故黏度较非共晶成分的低。
(3)夹杂 液态合金中呈固态的非金属夹杂物的存
在使液态合金成为不均匀的多相系统,液体流动时内摩
擦力增加。造成液态合金的黏度增加,如钢中的硫化锰、
氧化铝、氧化硅等。
1金属晶体中的原子结合、加热膨胀、熔化
晶体的结构和性能主要决定于组成晶体的原子结构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热运动。
各种不同的晶体其结合力的类型和大小是不同的。但是在任何晶体中,两个原子间的相互作
图11 A、B原子作用力F和
势能W 与原子间距R的关系
用力或相互作用势能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关系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如图11所示。图11(a)
表示原子间相互作用力F随原子间距离R的变化规律。当两个原子相距无穷远时,相互作
用力为零,当两原子靠近时,原子间产生吸引力 (F<0),
并随距离的缩短而增大。随着距离的继续缩短,到达R=
R1 时,吸引力大。
这就意味着当温度升高,能量从W0→W1→W2→W3→W4 时,其间距 (振幅中心位置)将由
R0→R1→R2→R3→R4。也就是说,原子间距离将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即产生热膨胀。另
一方面,空穴的产生也是物体膨胀的原因之一。由于能量起伏,一些原子则可能越过势垒跑
到原子之间的间隙中或金属表面,而失去大量能量,在新的位置上作微小振动 (图13)。
有机会获得能量,又可以跑到新的位置上。如此下去,它可以在整个晶体中 “游动”,这个
过程称为内蒸发。原子离开点阵后,留下了自由点阵———空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