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强:满城芳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满城芳杭州养老基地的盛大开业现场,来了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演艺明星。当唐国强的身影出现在现场时,顿时掀起了阵阵欢呼声。在10月9日杭州满城芳养老基地开业仪式上 中国江苏网讯(金梦 薛澄)满城芳杭州养老基地的盛大开业现场,来了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演艺明星。当唐国强的身影出现在现场时,顿时掀起了阵阵欢呼声。在10月9日杭州满城芳养老基地开业仪式上,到场祝贺的著名演员唐国强表示,华晚集团和满城芳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老年人的晚年需要一个像满城芳这样的地方养老、度假。
唐国强首先对杭州这座城市不吝赞美之词,他笑着说,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的庆典,是用一个品牌、一栋楼房、一个团队来连接在座的各位。“满城芳”瞄准养生养老综合体,打造集公寓、医疗及商业三大板块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社区。唐国强说:“做为一站式养老社区服务品牌,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是在当下的商业环境里是非常难得的,它充满了生机,一切美好的愿望和希望皆在此。”
唐国强表示,自己曾经到过位于南京江宁陆郎社区的“满城芳”进行实地考察与体验。园区内宽阔的水域面积、绿化面积,让人神清气爽、悠然自得。“满城芳”社区环境清幽,环境清新,是个养生度假的好地方,同时他也希望在座的各位朋友们能够有机会到那里去实地考察。”
唐国强引经据典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句话出自礼记·礼运篇。“满城芳”所追求的目的也就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第十届新华高峰会昨启幕 诺奖得主让·梯若尔作精彩演讲
昨天,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年度财经盛宴——第十届新华高峰会暨新华日报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正式启幕。该大会以“博弈世界、创赢未来”为主题,由东汇集团联合主办,华晚集团特别协办。
本次高峰会邀请到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博弈论》作者、被誉为当代“天才经济学家”的让·梯若尔、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等国内外重量级人士一起,展望2017年国内外的经济走势,探讨中国经济创新之路,共同为江苏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
昨天,新华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周跃敏会见了让·梯若尔,并聘请其担任“新华传媒智库首席顾问”。
重磅声音
新华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周跃敏:
新华高峰会历经十余载
已成国内著名财经峰会
在昨日的高峰会上,新华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周跃敏表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将成为2017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如何正确认识、解读世界和中国?针对这些问题,本届高峰会以“博弈世界·创赢未来”为主题,探讨全球经济发展走势、中国经济创新之路。
诞生于79年前的新华日报,一路铿锵走来,已从最初的一张报纸,发展壮大成为今天拥有14报、8刊、多家网站、客户端、手机报、户外屏、微博、微信等多种媒体形态的现代传媒集团。新的一年,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将会继续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朝着形成较强传播力、公信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型现代传媒集团努力。欢迎并期待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的未来发展,能一如既往地给予关心和支持,构建更加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经过十余年时间积淀,新华高峰会已成为国内著名的财经峰会,每年举办之时都会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峰会曾邀请李稻葵、樊纲、李扬、刘伟、姚景源、卢中原、周其仁、吴晓求、叶檀、刘元春、鲁政委,以及被誉为“APEC之父”的前澳大利亚总理鲍勃·霍克,理性预期学派领袖人物、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等众多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进行主题分享。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连续多年举办的新华高峰会,用心服务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借助这个平台,交流智慧,缔结情谊,共谋发展。希望通过本次峰会,能吸纳中外经济学家的真知灼见,博采转型发展的灵感智慧,为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南京1213志愿者联盟发起人文心:所有老兵都应该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虽然文心是一名80后,但她在寻找抗战老兵的道路上已经走了12年。 中国江苏网讯(罗意 徐鑫)在12月24日的“霞满天红色公益发布暨义拍会”上,南京1213志愿者同盟发起人文心女士也到达了现场,并代表抗战老兵接受华晚集团的捐助。她在饱含深情的演讲中,表达了对抗战老兵的关心,以及对“霞满天”平台在红色公益事业上所做努力的感谢。
活动当天,一共有四位抗战老兵到场,均是90岁以上的耄耋老人,他们中有的是黄埔军校毕业生,有的曾参加过长沙会战看到他们,文心会长深有感触的说:“在每一个抗战老兵身上都有一段历史传奇,他们都曾经百战生还,今天我们在这里能看到的都是战争的幸存者,在他们身后有无数的中国军人留在了1937,有无数的中国军人没有看到1945年的胜利,但是在他们的心中,正义必胜、祖国必胜。”战争永远都是最残酷的,许许多多中国军人都留在了战场上,而且在之后的很多年是漫长的曲解和遗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等22场战役的名字、那些在战场上厮杀过的战士包括他们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正在渐渐被后人淡忘。
虽然文心是一名80后,但她在寻找抗战老兵的道路上已经走了12年。这十余年间,她带领志愿者们辗转全国各地,寻访、帮助了600多位抗战老兵,对特困老兵与孤寡老兵进行重点帮扶,帮助他们安享晚年、实现夙愿。在谈到自己为什么会投身于这项没有回报的公益事业中时,文心举了自己亲身见到的几位老兵的小故事,数度哽咽,“ 2012年以来,国家和媒体对老兵的关注越来越多,也为他们做了很多事。确实有一些国军抗战老兵拿到了补贴,提高了生活水平,但还有很多老兵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下。在我们志愿者中,习惯把老兵去世称为‘老兵归队’,每年冬天都是老兵‘归队’人数最多的时候。这几年间,单南京城我们就送走了24位老兵,而现在南京我们统计在册的国军抗战老兵还有56位,整个江苏省还剩下162位。”文心在现场呼吁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多多关注这些老兵,他们应该被尊重,应该被铭记,应该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在当天的义拍会上,华晚集团明确表示将义拍所得善款悉数用来拍摄《老兵口述史》系列公益片。文心感慨道:“我特别感谢华晚集团和霞满天平台能够做这样一件事,这是我们民间团队想做却做不到、不专业的,但对于这些老兵却是最珍贵的,他们最想留下的是他们对于那些战争的记忆。希望能够通过他们的口述,记录历史真实的细节,这才是我们对于那段历史,对于这个民族所经历的,能做的最真切最急迫的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