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路灯带来的两个问题
白炽灯的色温是2400K,这意味着它发出的蓝光较少,红光和黄光较多。在电灯出现前,我们夜晚烧木头或者点蜡烛取亮,这种人造光的色温在1800K左右,几乎完全是黄/红光,几乎没有蓝光,这与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完全不同。
根据AMA的报告,目前正风行全国的,在很多城市迅速普及的新型“白色”LED路灯,有两个问题:
首先是刺眼和让人感觉不舒服。因为这种LED灯光光谱很窄,有着大量的蓝光,它会非常刺眼,会让瞳孔收缩。蓝光比长波段的黄光和红光更容易在人眼中散射,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伤害眼睛。这会给安全驾驶和晚上走路带来安全问题。你可以很容易的验证这一点,试着直视你家新洗衣机或其它电器的指示灯,你会发现这很难,因为这光让你很难受。路灯可以造成同样的效果,尤其是它的蓝光很多,而且又没有合适的屏蔽。
第二个问题是这种灯光对人体生物钟的影响。
研究表明:满月会影响睡眠。
色温可以准确的说明光的光谱含量,意思是:发出的光中包含的不同波长的光各有多少。这是为测量白炽灯泡中的钨丝发出的光而设计。
不过,色温对于测量荧光灯和LED灯的色谱不是很准确。另一套称为相关色温(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CCT)的测量系统用来测量这一类型的光源。它把光源的光谱含量调整为人类视觉对色彩的敏感度。使用这种测量方式,两个色温3000K的不同类型的光源会在蓝光含量上有着巨大的不同。
因此,AMA认为CCT低于3000K也不能保证蓝光小化,挑选LED灯具时应该要同时考虑LED灯的确切的分光照度值——灯光产生的每种色光的相应数量。
灯光产生健康问题的原因
AMA的这份正式声明来得特别及时,上周更新的世界人造灯光夜晚亮度地图显示,路灯是光污染的主要成分。根据AMA的声明,夜晚灯光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灯光对我们生物钟有影响,它会带来严重的健康后果。
我们应该在你的灯泡上打上警告标签吗?
晚上,白色LED灯光预计会比同等亮度的高压钠灯在抑制褪黑素效果上强五倍,这种高压钠灯是过去几十年路灯的中坚力量。褪黑素抑制是生物钟紊乱的标志,导致睡眠失调。
明亮的夜晚也会影响野生动物,例如,干扰迁徙的鸟类的地标,影响一些在岸边筑巢的水生动物。
色温与光效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早一批的LED路灯色温选择上,几乎所有的厂家都选择了6000K,甚至6000K以上,与高压钠灯背道而驰,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在早期荧光粉的技术条件下,冷白光源的LED发光效率更高。相比较色温来说,人们更看重光效这一物理性能。提高光效最主要的手段是提高荧光粉的激发效率,YAG黄粉的激发效率远高于橙粉。
显而易见,较高色温可以得到更高的光效,5500-6500K色温的光源光效甚至比小于3500K的暖白光源提升48.7%。LED之所以节能,完全是因为LED具有比其他光源更高的光效,抛开光效单纯谈节能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大部分LED路灯厂家为了追求高节能率,选择了生产6000K左右色温的产品就可以理解了。
高光效不仅带来更高的节能率,更能降低灯具的成本,使产品更具有竞争力。随着LED各项技术的发展,LED芯片的效率不断提升,封装工艺也不断改进,目前应用中的白光LED光效已经突破160lm/W的关口,未来还有提升的空间。而荧光粉的技术也得到了一些突破,目前各色温区间的白光LED光效差异也没有以前那么大,3000-3500K色温的暖白LED光源的光效与6000-6500K色温的冷白LED光源相差不足6%,
明很多不同的选择。
LED路灯定价的依据是什么?
如果按照整套LED路灯的价格来计算,主要价格组成分三个部位:含光源灯具,LED路灯电源,路灯灯杆。
细分一点来说,还有区分灯具的款式大小,光源的网速大小以及品牌,LED路灯电源要区分品牌跟瓦数,至于灯杆区分高度、材质、厚度等,另外一些包装费用、埋地笼等也是价格的一小部分。
整体来说,LED路灯价格组成是根据具体的需求配置来定的,是没有标准的定价的,看起来同样配置相同款式的led路灯价格往往可以搭配出几种不同的价格。
不同的需求配置对应不一样的价格,那么LED路灯厂家如何定价才适合呢?一般来说,LED路灯行业如今相对成熟了,价格可谓越来越透明了,LED路灯工程采购商也更懂价格了。
一般来说,除去全部的成本以外,加上5%-10%的企业利润基本上就是最终面向市场的价格了。LED路灯价格组成还要比太阳能路灯价格要相对简单些,也更好去做计算对比,相同配置下的价格差异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