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杆灯每节插接深度就正好能控制在50公分吗?答案是肯定的,真不能控制。高杆灯从生产到安装需要面临很多影响装配尺寸的环节,如卷杆、校口、热镀锌、焊接、运输等等,这些环节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或多或少的影响到最终的插接深度,也就是说在制作前设计图纸的时候设计的插接深度为50公分,也许实际安装的时候会是40公分,抑或70公分,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也是导致客户对高杆灯厂家产生误解的主要原因,很多客户在验收高杆灯时,测量到的尺寸与图纸不符,这种现象在30米以上的高杆灯上显得最为突出,因为30米以上的高杆灯最少是由三节至四节组成,拿四节的来说,四节的杆段将会有三个插接点,如果每个插接点误差为40公分(有的甚至更高),那么三节加到一起就是1.2米,这就导致了最终高度会比图纸要求的要低,可户会误认为厂家偷工减料,实际上是插接误差较大,导致插接过深所致。
高杆灯的灯盘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一体式的,一种是分体式的,那么哪种比较好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些的比较。
一体式的灯盘在安装方面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它是由三个杆段组成,那么安装这棵灯杆的步骤分别是:“首先将底节用吊车吊起来,将底法兰和预埋件用螺母固定好。然后将一体化灯盘吊起来,将灯盘挂钩内圈对准底节杆的上口(非常考验吊车司机的技巧及耐性),然后缓慢下降到预定位置。”然后吊车在吊起中节,这时候尽量再有一辆升降车参与配合,安装人员站在升降车上,扶好中节,尽可能使中节的下口对准底节的上口,对准后通知吊车司机下降钢丝绳完成插接,第三节,也就是上节的安装方式同中节一样。这些环节完成后基本就剩下一些琐碎的小事情了。
分体式灯盘的高杆灯在安装时要比一体式的方便很多,同样拿28米高度的高杆灯来说,在安装时可以先将三节杆段在地上全部插接好,然后用吊车一次性整体吊起与预埋件固定好即可。然后将灯盘的两半抬到高杆灯底节法兰处,两半灯盘将高杆灯底节圈在中心,然后固定好螺栓,这样就是一个整体的灯盘了。
生在这个资源匮乏的时代,节约是我们每一人的义务或是说责任,但是有的时候过分的节约就是浪费,例如为了节约,我们可以把全国重要路段的高杆灯钠灯光源全部换成LED,这样算下来一年可以节省的电量数字是庞大的。但是事故率会因此提高好几个百分点,我不清楚这算不算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但我坚信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说这些内容不是为了鼓吹高压钠灯有多好,也不是抨击LED灯具有多差,其实任何产品都一样,并没有什么好与不好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别,再节能的灯具用在不合适的场所那都算是浪费,同样的,再费电的产品只要装在适合的地方,那都算是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