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注意事项
⑴塑件形状及壁厚设计特别应考虑有利于料流畅通填充型腔,尽量避免尖角、缺口。
⑵脱模斜度应取大,含玻璃纤维15%的可取1°~2°,含玻璃纤维30%的可取 2°~3°。当不允许有脱模斜度时则应避免强行脱模,宜采用横向分型结构。
⑶浇注系统截面宜大,流程平直而短,以利于纤维均匀分散。
⑷设计进料口应考虑防止填充不足,异向性变形,玻璃纤维分布不匀,易产生熔接痕等不良后果。进料口宜取薄片,宽薄,扇形,环形及多点形式进料口以使料流乱流,玻璃纤维均匀分散,以减少异向性,不采用针状进料口,进料口截面可适当增大,其长度应短。
⑸模具型芯、型腔应有足够刚性及强度。
⑹模具应淬硬,抛光、选用耐磨钢种,易磨损部位应便于修换。
⑺顶出应均匀有力,便于换修。
⑻模具应设有排气溢料槽,并宜设于易发生熔接痕部位。
锁模结构出现的故障原因及防止,铰边断裂
A、锁模力过大
一般注塑机系统压力为140bar,而铰边的应力也是根据140bar计算。在正常操作情况下,铰边会有数年的寿命,如果系统压力被提升超过140bar时,铰边所承受的应力会超出安全范围,对铰边造成伤害。
B、操作不良
在注塑机正常工作时,模具是需要足够的锁模力来抵受射胶产生的强大的压力。才不致令产品产生飞边或缺陷。如果锁模力调校不足或安装不当模具,令产品出现飞边,此情况不单令产品品质产生影响,而且对铰边会造成伤害,原因是飞边的出现令哥林柱增加拉伸长度,同时铰边所受的应力便相应增加。长期出现飞边对铰边造成伤害。
为生产高精度塑料产品,注塑成型机在向电动化发展。电动注塑成型机比以往的液压式注塑成型机更环保且更节能,在如今注重环保的时代,其需求量也一直在增加。
随着这种电动化,零部件可望在前所未有的恶劣工况下的也保持高可靠性。高载荷容量产品,是机械驱动部(注射轴、合模轴、顶出器轴、挤压轴、可塑化部)不可或缺的重要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