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拉伸弹簧对应于处拉力Fo的假设变形量(mm);膜片的中心变形量(mm)
G——材料的切变模量(MPa)
g——重力加速度,g=9800mm/s²
H——弹簧的工作高(长)度(mm)
Ho——弹簧的自由高(长)度(mm)
Hs——弹簧试验载荷下的高(长)度(mm)
h——碟形弹簧的内载锥高度(mm)
I——惯性矩(mm4)
Ip——极惯性矩(mm4)
K——曲度系数;系数
Kt——温度修正系数

n——弹簧的工作圈数
nz——弹簧的支承圈数
n1——弹簧的总圈数
pˊ——弹簧单圈的刚度(N/mm)
R——弹簧圈的中半径(mm)
R1——弹簧圈的内半径(mm)
R2——弹簧圈的外半径(mm)
r——阻尼系数
S——安全系数
T——扭矩;转矩(N·mm)
Tˊ——扭转刚度(N·mm /(º;))
t——弹簧的节矩

2.外径. 外径、内径及中径在知道线径的大小的前提下可以只提供其中的任意一项!但如不
知线径就必须要提供最少两项。
他们的关系式为: 1. 外径-线径=中径 2. 外径-中径=线径 3. 中径+线径=外径
3.总长. 标准称之为自由长度。自由长和圈数的比值不能相差太大!如过大生产出来的弹簧
会有很大的变化量。
4.圈数. 圈数包含有两端的支撑圈及有效圈数。支承圈根据产品要求可选支撑圈一定要与簧
身垂直,这个值很多厂家有很严格的要求。支承圈与有效圈应有效接触,间隙不
得超过圈间公称间隙的10%。
